3499拉斯维加斯(中国)官方网站-服务器App Store

首页  > 人才招聘 > 员工活动 > 正文

华南农业大学大三师妹大内蒙实习记

2017-09-27 17:42:04

漫记实习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014级资源环境科学
李惠丽

 
今年暑假,有幸到东莞3499拉斯维加斯入口液体肥有限公司实习。

此次的实习地点是距离广州2000多公里的集宁(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7个多小时的火车旅程,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景色变换。第一次,将地理课本上的描述与我们生活的国度一一对应起来——南方多水,随处可见小池塘小湖泊。几座山间的低洼常常蓄满了水,火车就从山边上行过,看到水倒映着山的颜色,绿得很浓很浓。北方,特别是北京至集宁的路上,地势已经是十分的平坦开阔,一眼能望到极远处的地平线。六百多公里的路程,几乎没看到河流,比起星星疏疏的绿,裸露地面和风中夹带的沙子造成的黄褐色才是主要色调。不知道是不是与缺水有关,北方的树都很是干净利落,好像一根多余的枝桠都不愿长。与此相比,南方的树从离地半米就开始伸枝展叶的行为实在是有些肆意、奢侈。

虽然不是用双脚丈量的这段路程,却是实实在在地看了小半个中国的风光。一些细节,如北方的空气干燥,自己呼吸上一口,感受要比看书、看纪录片深刻得多多,很多气候造成的南北差异也变得容易理解。毋怪一些有经验的老者常常说,既要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

既是来实习的,自然少不了实践与学习。

进入7月份,集宁的马铃薯播种早的已经有40多天,晚的也有30多天了,正是追肥的关键时候。我的日常工作就包括跟着前辈们到马铃薯地里采集叶片进行大量元素氮磷钾的测定,根据测定结果给农户做出下次追肥的方案。不同于农户以往比较粗糙的施肥方案,我们根据测定结果,看植物缺什么就补什么,调整氮磷钾的配比,使养分既能满足作物需求又能平衡作物生长,防止出现马铃薯苗子突然蹿高导致高度有余而粗度不足或压顶的情况。除了养分的供给要合理外,水分的供应和配合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地里还要注意观察灌溉时间、灌溉周期、滴头流量是否合理、肥水顺序是否合适是否会导致漏肥等问题。比如,一般的情况下每次灌溉4~6小时,5天灌溉一次即可满足作物的需求。但天气高温炎热的时候水分蒸发快,就要适当增加灌溉时间或者缩短灌溉周期。而肥料应该在灌溉的最后一个小时里随水带到植物根部,最后再通半个小时的清水,冲干净管道中的肥料,防止微生物生长堵塞管道。

 
 
在农户家里做养分测定
 
查看土壤的干湿程度和作物根系状况
检测肥料到达的深度
 
要实现养分供给量与作物养分需求量几乎一致,田间植株土壤养分速测箱与滴(喷)灌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田间养分速测箱在保证90%的准确率的情况下,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样品不多(3~5个)时一般一个小时内就能完成检测,得到氮磷钾的含量数据,做好记录和给出施肥建议。田间养分速测箱能够数据化地表现出作物的养分状况,然而实验数据也要有相关标准数值做对比才有意义,才能从数值看出作物到底是缺养分了还是过剩、缺了多少又该补多少。同一作物同一养分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合适范围都不同,甚至采样的天气状况和采样时间都会导致作物叶片的养分浓度发生变化。比如采样时间是在马铃薯的膨薯期还是淀粉积累期;是在下雨天作物吸足水分后,还是在晴朗天气的中午时分——所应选择的参照标准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手上有的参照标准都是实验室经过精确实验后给出的作物不同时期的养分适宜范围。但实验室能给的数据有限,应用到不同作物品种上时,就显得有些粗略了。所以我们在田间工作时,除了要用好手头上已有的参考标准,也要不断积累田间检测到的数据,结合地块最终产量进行分析,细化划分不同品种的不同养分的适宜浓度范围,让养分速测箱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滴(喷)灌设施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不能否认在从前的种植条件下,主要以底肥的形式给作物补充养分优势明显——肥效比较长,节约劳动力。特别是磷肥,大部分肥效较慢,因为磷不易移动,可以在土壤中长期缓慢地供给作物。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底肥的施肥方式一般为条施或穴施,无论哪种方式肥料都是挤在土壤的某部分空间内,很难很好地被均匀分布在土壤中的根系吸收。一旦灌溉或降雨不足时,肥料溶解在水中的浓度会非常高,常常会灼伤损坏作物根系;灌溉或降雨充足时,肥料又可能溶解随水往更深的地下移动,脱离作物根系能吸收的范围,浪费肥料也会污染地下水。现在集宁及周边的马铃薯和葵花地里几乎都装上了滴(喷)灌设施,不仅灌溉方便、节水,追肥也变得简单,农户可以少施底肥,增加追肥次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的同时又能精准地把所需养分带到作物根部。然而很多农户并没有充分发挥滴(喷)灌设施的功用,他们的总肥料投入里底肥依然占比60%~80%,所以我们很多时候要把事实和道理说给农户听,教他们正确地施用化肥。

 
 根系被灼伤烧坏
根系烧坏的苗不能正常生长
 
用喷灌设备进行灌溉的大田
 用滴灌设备进行灌溉施肥的大田
 
常用的溶解肥料的设备——施肥池 
常用的溶解肥料的设备——施肥罐
 
还有一个感受便是作物生长受气候影响非常大。有时候刚刚施过肥就下大雨,肥料全部都被淋洗,浪费了;有时候又天气炎热干旱缺水,没有水,作物存活都成问题,更别提养分吸收了;有时候年际间的气候变化大,比如今年的气温较往年高一些,马铃薯却还是照着往年的播种时间和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那么最后的产量可能就会不尽人意。这不是说气候影响大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气候的变化其实是有规律的,作物的养分吸收也是有规律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做好养分管理工作。这些规律可能不会在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或更长时间之内得到,但是我相信这些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通过仔细的观察记录和认真细致的分析是可以被掌握的。这也是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大量探究性验证性实验的意义所在。
 
充实有意义的工作之外,在集宁的生活也是新鲜而有趣的。

正值夏天,下火车后迎面而来的风却带着一股深深的凉意,像广州深秋的气息。我想,这确实是一个和我的家乡很不一样的城市。除去天气干燥凉快、昼夜温差大这些气候特点,“衣食住行”里的“食”也是值得一说的。集宁的大市场,排骨只能论扇卖、黄瓜按箱计、白菜都一麻袋一麻袋打包好……长期生活在南方,我们买肉是3块钱起,想要几块钱档主都能给你切,买菜是冬瓜可以买一小圈、淮山可以掰一小段还帮忙削皮切块……对于北方的市场的售卖方式,我是既新奇,又为难。好在后来发现在一些门店摊位,肉类蔬菜也是可以买少量的,不过价格会稍微高一些。在集宁,外面的饭馆很少能吃到炒青菜和米饭,一般都是面、馒头和炖肉卤肉水煮肉凉拌豆芽黄瓜豆皮土豆丝等,并不是不好吃,只是可能更习惯吃米饭和炒菜。有的时候太忙了饭馆又不好找,中午就会在农户家里吃顿便饭,简简单单的馒头和凉拌菜或者炖杂菜。慢慢地嚼着白胖大馒头,觉得挺香挺甜的,这就是食物本来的味道吧。很美味。到了草原上当然得尝一尝这里的羊肉!我们曾自己买了新鲜的羊肉,带着骨头切成大块,只加少许调料放在锅里炖,出锅后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又鲜又香!听说有些内蒙古人一顿能吃两斤的羊肉,应该不是夸张,因为好吃嘛!

有人说,草原的景致太单调——草,一望无际的草;或者是稀稀疏疏的草和沙石土砾。我却觉得草原风光自有它的魅力。车子开在路上,视野所及,都十分开阔,人的心情,也会跟着开朗起来。仔细观察,草原上的野草们都很爱开花呀,五颜六色的形态各异的,随手摘几朵搭配一下,觉得比花店贩卖的花束还要漂亮活泼一些。7月份到8月份之间,大片的马铃薯、葵花、胡麻都开花了,紫的白的黄的,既有美得雄伟壮观的也有美的内敛优雅的。这里还有很多的牧羊人,车子开在土路上的时候会常常被羊群堵住去路。我们就摇下车窗,看着羊群从我们手底下惊恐地跑过,最终我们还是没有摸到夹在绵羊群中那几只雪白可爱的小山羊羔子。有一次迷路误入了一片地势比较低,水汽比较足的草原,那里竟然有长到半人高的草,草丛中几只马儿在悠闲地吃草,毛色漂亮,健硕雄壮,是想象中马该有的样子。我常常觉得景区中被人类过度压榨利用的马和动物园里被圈在一小块土地里的马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气色神态。那次我们还看到了野兔子和一只家养骆驼。说实话,骆驼真的好高且脸上是一副“睥睨众生”的样子(果然是高是气势的充分条件),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这倒是让我们想和它拍个近照的愿望落了个空。
 
健硕的马匹
高冷的骆驼      
                                                                                          
活泼漂亮的小花

葵花

胡麻花
50来天的实习很快就在愉快的学习和工作中结束了,踏上回程的火车,我觉得收获已是大于来时的期望,我很感恩和满足。


XML 地图